起源:逆境中的靈感火花
這個故事要回溯到 2008 年,
那是一對離鄉背井、努力租屋打拼的夫妻。
他們渴望擁有一個舒適、有風格的居住環境,但傳統家具的種種限制:
笨重、搬運困難、價格不斐,
對於需要彈性搬遷的他們來說,是沉重的負擔,
當時市面上的選擇,也讓他們擔心是否能環保永續?
雖道路崎嶇,創新的火花被點燃了,
憑藉著自身的摺紙工藝背景與仿生科技概念,
他們開始了大膽的嘗試『如果能用紙來做家具呢?』
摺紙工藝 x 仿生科技的價值主張
憑藉雙方對摺紙工藝的深厚背景,他們著手研發,投入無數心力,
希望創造出真正能解決他們自身困境的家具,
既要方便攜帶、環保、經濟,同時也要有型且充滿設計感。
經過不懈的努力,十八紙的「紙製家具」誕生了。
它們顛覆了人們對紙的想像,展現出令人驚豔的結構強度與設計美學,
輕巧的身姿,展開後卻能穩穩承載重量,
獨特的風琴式結構,不僅實用,也為空間注入了靈動的藝術氣息
更在品牌敘事中注入「用設計解決日常痛點」的價值導向,
形成與傳統家具截然不同的品牌印象。
從構想到可量產的落地路徑
在市場定位明確後,團隊啟動了嚴謹的產品研發流程:
從原材料挑選、結構模擬到強度測試,
每一步都以「性價比、環保永續、設計創新」為 KPI。
他們針對紙材韌性、層壓工藝和風琴式展開結構進行多次迭代,
最終確保產品在經濟成本與結構強度之間達到最佳平衡。
這段研發期雖然充滿挑戰,
但正是十八紙成功突圍、建立品牌壁壘的關鍵階段。
成品:輕巧身姿下的結構美學
這份結合實用與美學的獨創性,很快就獲得了廣泛的認可,
十八紙的產品受到越來越多設計師的青睞,
被大量運用於居家和商業空間的裝潢佈置中!
而其出色的風琴紙藝概念,更榮獲了國際頂尖的設計獎項:
德國 iF 設計獎與紅點設計大獎的肯定!
從一對夫妻解決自身居住問題的簡單初衷出發,
十八紙如今已將這份「輕盈而有力量」的設計理念,
帶到了全球 30 多個國家,在世界各地生根發芽。
『最貼近生活的煩惱,往往能激發最偉大的創意』